【 News586/記者侯姵伃 報導】
由南華大學學生志工發起,結合嘉義縣環保局、雲林縣環保局及所屬水環境巡守隊、東石鄉公所與救國團東石團委會等多方單位,5月4日於北港溪東石堤防辦理「北港溪水環境共同行動」。超過70位師生與在地志工共同參與淨岸與環境觀察行動,實踐環境保育與社區關懷,總計清除581公斤、約20立方公尺廢棄物,致力還原河海自然面貌。
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表示:「作為以三好校園、生命教育與環境永續為核心價值的大學,我們鼓勵學生不僅在教室學習,更應走入社區、親近土地,實踐社會關懷與環境責任。」
嘉義縣環保局顏瑞瑩科長也指出,樂見大學進入場域協力行動,除強化社區保育網絡,也讓青年世代更貼近地方並投身永續行動。
本次活動聚焦北港溪東石堤防及紅樹林河灘段。根據荒野保護協會113年川廢快篩調查,該處受潮汐與紅樹林植被影響,成為全流域最嚴重的垃圾熱點。活動以「青銀少共學、共護水環境」為主軸,導入氣候變遷、水域觀察與環境變遷課題,結合南華大學「氣候變遷調適」及「環境科學」課程,讓學生在實地中學習水質觀察、淨岸技巧與公民參與。
南華大學通識中心主任、河川保育隊隊長林俊宏表示:「這不只是一次清理垃圾的活動,而是一堂跨域整合的環境教育課程。北港溪整治仰賴跨縣市合作,未來將持續強化源頭管理,減少垃圾入海風險。」
參與行動的東石水環境巡守隊莊讚芬隊長感動表示:「我們守護這條溪十多年了,今天帶著三代人一起參加,感覺特別有意義。這條溪不只是我們這一代的責任,是大家的生命線。」
南華大學大四學生廖政勛也分享心得:「原以為只是單純撿垃圾,參與後才理解這背後關乎整體流域管理與生活方式的轉變,對我未來投入氣候與環境設計行動有很大啟發。」活動獲經濟部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支援太空包,最終清運出約20立方公尺、重達581公斤的廢棄物。雖僅短短兩小時,卻展現跨單位合作的行動力與地方連結。未來南華大學將持續深化氣候與水環境教育,讓更多青年有機會認識、參與環境行動,為台灣永續發展注入年輕動能。
如您需要,我也可以幫您將這份新聞稿套用在先前提供的 Word 檔格式中,並製作成 .docx 檔案。是否需要我幫您處理並提供下載連結?